空氣能熱水器是一種低品位熱量,不像煤等高品位熱量非常容易被使用。研究空氣能熱水器有著較高的資金要求和技術要求。從大學便立志創業的楊先生創辦了 空氣能協會,獲得了資金。隨后又遇到了科研技術的艱巨考驗。楊先生回憶:“那時候甚至沒有一本有關空氣能熱水器方面的書。”
楊先生和團隊在一個還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買了6臺空調,從頭至尾一共投入了300多萬元,做了許多測試。
楊先生表示創新非常重要。“由于國外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很嚴很周密,許多尖端技術學不來,只能依靠自己。”楊先生在節省電費方式上就有兩項創新。一個是用水冷取代傳統的風冷。傳統的空調是用風冷把熱量排到室外,被使用空調的室外蒸發機和外面空氣進行換熱。楊先生則把蒸發機這一塊制作成了一體式保溫水箱,用水冷取代了風冷。“水冷的換熱效果明顯好于風冷,節省電費12%以上。”二是熱水的免費制取。
“在海南1.5匹的空調只需要開2.5小時,就可以把250升水從20℃加溫到60℃,等同于免費獲得了大量的熱量。”
2014年9月,楊先生和團隊將一個個零部件焊接、安裝,制作出了空氣能空調一體機樣品。它將熱水器和空調二合一,利用收集外面空氣中的熱量和空調排出的熱量來為水加溫,一開空調就能給水加溫。2015年2月空氣能空調一體機更新版又有了非常大改善,在加溫程度上實現了突破,對比于一般單一空氣能熱水器的35~55℃的出水溫度,它能達到65℃。
2015年4月,楊先生注冊成立了海南宇能致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,將空氣能空調一體機投入市場。
新產品該面向哪些用戶?
最開始確定的客戶群是城市的居民,但城市普遍衛生間偏小,不宜擺放體型較大的空氣能熱水器一體機。
團隊又將客戶群定在了農村,可是農村居民更關心價格,對5000元的價格望而止步。
左右碰壁,團隊開始大量實地調研、問卷調查、數據分析,最后確定了三大客戶群:高端的別墅群、發廊美容店、大型酒店。它們空間大,用水量大,空調使用時間長。
北方地區煤改清潔能源,空氣能熱水器獲得大力推廣的突破口。相比較于燃氣,它更穩定便宜;對比電取暖,它不那么干燥,不會產生靜電。楊先生又針對性地研發了在北方地區需求更大的空氣能熱水器、空氣能地暖氣。
2020年下半年,楊先生和團隊在內蒙古看到了新的機遇。如何在冬天給奶牛喝上熱水,是當地奶場的大難題。奶牛飲水量非常大,每頭牛每一天大約要90~150升。并且喝水快,一個牧場有兩三萬頭牛,傳統電加熱用電大,速度慢。空氣能熱水器在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,快速拓展了市場。
楊先生對空氣能熱水器的市場前景滿懷信心:
“空氣能熱水器早已從不被接受、被質疑到現在逐漸全面普及,發展會越來越大,它促進服務業、農業等的節能轉型升級。最大的市場前景是在熱水這方面,繼電熱水器、燃氣熱水器、太陽能熱水器以后,空氣能熱水器會成為第四代熱水器的引導者。”
談到新能源的硬科技創業,楊先生支持大學生先創新再創業:“硬科技創業的經濟門檻、技術門檻都非常高,風險大,擁有經濟條件的大學生要在掌握了相應技術后,慎重創業。”
為了幫助大學生了解空氣能熱水器技術,楊先生在海南大學創立了“空氣能 團隊”,每一期評選20名學生,每一年以具體實驗項目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。